从外部采购到自研V8, 长城汽车获《人民日报》点赞

  • 2025-07-23 03:54:38
  • 479

1990年,长城汽车还是一家生产皮卡的小厂,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部件依赖外部采购。35年过去了,长城汽车通过自主创新,已经实现这些核心部件的自供。同时,长城汽车还构建起覆盖全出行场景的六大品牌矩阵——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灵魂摩托,实现了多品类布局。

在长城汽车成立35周年之际,7月20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对长城汽车的专题报道《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着力做强做大民族品牌》,高度肯定长城汽车的高质量发展之道。《人民日报》文章指出,长城汽车始终坚持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业务覆盖整车及零部件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全价值链。2024年,长城汽车营收达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销售新车近57万辆,同比稳步增长。

一直以来,长城始终将核心技术视作生命线,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创新。2024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达104亿元,连续3年突破百亿元,占销售额的5.2%。目前,长城汽车拥有2.3万人规模的工程师团队,平均每4名员工中就有1名工程师。“汽车产业生而全球,技术是不同企业、不同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造车,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魏建军表示,全球汽车竞争的本质是技术话语权的争夺,为此长城汽车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连续多年的高投入,使得长城汽车在部分领域已跃居全球前列。2020年,长城汽车推出世界首款横置9档双离合变速器;2022年,长城汽车推出首款可满足2030年排放标准的3.0升V6发动机;2023年,长城汽车又量产了Hi4电混四驱系统,该技术已经扩展成为包括Hi4、Hi4性能版、Hi4-T、Hi4-Z和Hi4-G在内的技术家族;今年,长城汽车推出4.0升V8发动机,打破外资在高端动力领域的技术垄断。

而在智能化赛道,长城汽车通过自研和供应商合作等多种方式,这两年来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长城汽车的SEE端到端大模型已经成功应用;全场景高阶智能辅助驾驶(NOA)也已经覆盖全国98%城乡镇路况,可以实现全天候“行泊一体”无缝体验。

在坚持技术创新的同时,长城汽车还坚守安全底线。此前,包括魏建军在内的多个车企高管都下场炮轰个别车企沉迷销量、为内卷降低成本、产品粗制滥造,而魏建军可以说是众多车企高管其中最“敢说”的人,他多次“敢说”的底气,在于长城一直以来对安全的坚守。为了检验产品质量,长城汽车在10年前就投资近100亿元建造试验中心。而在今年,长城汽车多角度碰撞实验室投入使用。该实验室总投资达5.1亿元,实验室占地3.9万平方米。

据悉,该多角度碰撞实验室共设有五个碰撞分区,可模拟9000种道路突发状况,除了常规的公路的碰撞测试外,如螺旋翻滚、路缘石绊翻、沙坑绊翻、侧向翻滚和边坡坠落翻滚等复杂路况也都可在此试验。不仅如此,在该实验室专门设置了新能源测试区。在进行动力电池碰撞试验后,长城汽车会将测试车辆放置在新能源测试区静置平台上,进行24小时观测,以便研发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这不仅仅是竞争策略,也是对用户生命的责任。

“汽车产业关乎生命安全,绝非一日之功。作为车企,必须将产品质量安全视为生命线,要用建设百年基业的信念来经营企业,不能为了一时的销量而忽视甚至牺牲质量,我们要做难而正确的事儿 。” 魏建军说道。尤其在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高标准。这不仅仅是竞争策略,也是对用户生命的责任。

魏建军还强调,未来汽车的全球产业竞争,已经从产品竞争及技术间的较量,上升至生态系统综合实力的对决。因此,长城一直致力于进行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打造了独特的森林生态体系。这是一套以整车为核心,全面布局新能源、智能化等相关技术产业的体系。为了提升产品旗下如蜂巢汽车、精工汽车、诺博汽车和曼德电子等零部件企业的能力,长城还将这些公司独立出去。如今,这些公司不仅为长城汽车供货,还为宝马等国际车企供货。

“汽车产业做强不仅是生产端、技术端,还要在渠道侧、用户侧也形成自己的独特竞争力,供应商和经销商不仅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更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要利用好数字科技,实现全生态协同优化。”魏建军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