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时间越久, 越容易小心翼翼, 老司机掏心窝分享7个保命习惯
- 2025-07-28 20:57:42
- 855
很多老司机都有这种感觉,开车越久,胆子越小。刚拿驾照那会儿,觉得自己是秋名山车神,起步猛踩油门、变道不打灯、弯道不减速、高速敢飙140,路上谁都不能比我跑得快。现在开得多了,反而越来越怂,变道必看两到三次后视镜,雨天不敢超80,高速不敢超120了,且永远与前车保持很远的距离。这不是怂,这是自己经验丰富了,看到的事故多了,自己醒悟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个我这些年养成的开车习惯,都是真实的教训,有些是亲眼目睹事故后留下的阴影,新手看完绝对能避坑。
1. 变道前,后视镜看两遍
年轻时候变道,瞄一眼后视镜就敢打方向,现在,先看一眼后视镜,没有车就打开转向灯,逐渐贴近车道线行驶,此时再看一眼后视镜,再次确认没车,直接就可以变过去。在看后视镜的同时,要用余光透过车窗看一眼,以防有车在后视镜盲区中看不到。这种情况在上高架,从辅路并入主路的时候最明显,你的车身是斜的,看后视镜基本没用,看不见主路的车,必须从车窗观察才行。
2. 绿灯起步不再猛踩油门
以前绿灯一亮就地板油冲出去,现在,缓慢起步,多观察道路两侧,确认横向车道没有闯红灯、闯黄灯“赶投胎”的选手。虽然说自己是绿灯,但不代表绝对安全,路口发生事故的概率太大了。看视频经常能看到这种情况,有人骑电动车闯黄灯过来,这边开始起步,看见的车辆停下来了,视线被遮挡的,直接就撞上了,太多这种情况了。所以在路口时,左右两侧视线如果被遮挡,必须要立即减速,看到旁边车辆刹车灯亮起,或者停车了,你也要停车,这时必然有危险。
这就是通过旁边其他车辆的反应,来预测路况,是一种预测能力,每个人都必须练成。最简单的是,正常行驶,前方车辆突然跳起来了,你应该马上想到,前方道路有石头或者大坑,必须变道或减速。这就是根据其他车辆的状态判断路况最简单的场景。
3. 雨天开车
新手时期觉得,我车有ESP,我的驾驶水平也很高,雨天照样可以跑得很快。现在,下雨天自动开启老头乐模式。亲身经历过高速水滑,跑高速时走的是左侧车道,车速也不是很快,差不多100左右。但突然压过了一滩积水,车子突然滑了一下,自己溜出半个车道,差点没把我吓死。
雨天也见过其他车辆事故,前车不知怎么就急刹车了,后面多辆车都刹不住了,来了个连续追尾,也很吓人。我觉的,只要是这种吓人的场景你见多了,无论是实际见过还是在视频中,再或者你亲身经历过。你以后开车绝对是小心翼翼,绝对不敢大意了,这就叫有了成长。
4. 跟车距离
以前喜欢贴前车屁股开,觉得跟得紧显得技术好,现在都流行3秒法则,我也用了用。前车经过一个固定点,数3秒后自己再经过,这个距离就可以。确实挺好用,不过用几次后就有数了,不用真数3秒,用眼一看就知道距离合不合适。
5. 晚上开车
夜间自动开启谨慎模式,自动降速20%。高速不超过110,国道根据车辆多少,一般不超过70,有路灯时不开远光,没路灯要开远光,但会车时必须关掉。
6. 停车或起步先看大环境
无论停车还是起步,先看周围有没有小孩玩耍,有没有低矮的障碍物。在网上也见到过很多停车、起步撞到小孩的场景,真是触目惊心。
7. 定期检查轮胎
我见过也听说过很多因爆胎而撞车的,所以也学会了特别重视轮胎,对轮胎的检查也是最勤的。每次开车前都看一眼轮胎有没有异常,有无鼓包或者胎压异常。老化了或者花纹磨到底了必须及时换掉,这几百块钱可不能省,涉及到人身安全。
开车越久越明白,马路上最可怕的不是技术差,而是技术一般却觉得自己技术好的人,开车总是胡乱开,认为谁都比不上他。并且还抱有侥幸心理,觉得我技术好,危险驾驶也没事,这种的,迟早要交学费。
- 上一篇:王楚钦突发低血糖
- 下一篇:蚌埠再通报污染致上万亩水稻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