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一夜蒸发680亿, 国产新能源杀疯了, 美国或重回燃油时代
- 2025-07-12 17:46:59
- 479
本周,特斯拉美股收跌超6%,仅周一暴跌超6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50亿元),总市值重新跌落1万亿美元。
对特斯拉打击最大的,当属美国的“大而美法案”。该法案撤销了每辆电动汽车7500美元的税收补贴,特斯拉不得不涨价;还取消了燃油罚款机制,对整个新能源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自断”新能源产业的美国,是要重回燃油时代吗?
一、中美科技之争,最终拼的是能源
随着“大而美法案”颁布,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发出警告:该法案将导致电费上涨、制造工厂关闭、美国数千个建筑岗位流失,并削弱电网。
与此同时,随着AI热潮和全美数据中心的蓬勃发展,美国电网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尽管美国的电力需求在过去相对稳定,但预计未来10年电力需求将增长25%,在未来25年内还将进一步飙升到60%。
AI事业发展的关键阶段,正是美国最需要电力的时候。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数据,美国新增发电量中近90%为可再生能源。受到法案影响,标普全球商品洞察预测,这可能导致未来10年美国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减少约20%,意味着美国电力成本将上升。
如果没有新能源的支持,电力开发商NextEra Energy的首席执行官表示,仅靠燃气发电量,甚至连20%的数据中心电力需求都无法满足。
对此,美国新能源行业对新法案发出警告:清洁能源装机量下降或威胁AI事业。即形成“削弱新能源产业→美国电力成本上升→影响美国AI事业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的连锁反应。
二、中美AI之争,将影响其他领域
如果美国电力不足以支撑AI技术发展,那么像美国的AI基因编程(扬言通过AI让人类多活几十年),就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家早已借助AI的计算能力,从海量化合物中快速锁定了钙型α-酮戊二酸等具有抗衰老潜力的物质,率先将美国科学家的设想落地为“益-活-新”等有代表性的成果。
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Brian Kennedy教授的临床研究显示,平均年龄62岁的志愿者们,连续补充上述物质7个月后,线粒体功能显著提升,生物甲基化检测平均减少8岁。
多家国际知名生物科学企业发出合作邀请,但最终只有我国获得合作,研发的“益-活-新”成果受到“体感比欧美制品强”“抗衰效果更全面”等评价。
这不仅是因为我国近几年日益发展的生物领域,更得益于国内完善的产业链——源头有国际认证的原料工厂,终端是走出国际的京东、天猫等线上平台。
如今生物医药出海,更是超过了新能源车。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出海的总额已接近500亿美金,超过了全年电动车的出口量销售总额。
三、国产新能源“杀”疯了,美国或重回燃油时代
2025年上半年国产新能源车销量达到647万辆,同比增长38%。与此同时,一些国外车企由于新能源技术发展失败,反而走回头路。
保时捷曾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80%以上,但由于电动汽车产品力不足,市场需求低于预期,保时捷不得不推翻这一目标。结果2024年上半年,全球新车成交量下降7%,中国市场交付量更是暴跌33%。
奥迪曾规划从2026年起不再生产新的燃油车,但如今这一方案已被推迟。奥迪高管表示,公司将重新回归到燃油车和混动汽车。
宝马在2013年推出了i3和i8两款电动汽车,但市场反馈平平。i3的销量虽超过15万辆,但宝马认为其无利可图,决定不再推出换代车型,继续走燃油车的老路。
同样美方的“大而美法案”,客观上来看也是在走燃油能源的老路。
2023年6月,受到夏季风暴的影响,美国南部超过30万居民遭遇停电;2024年2月至4月,美国多个州因暴雪天气遭受大规模停电;最近在2025年6月下旬,东部地区由于高温导致用电需求激增,多个地区直接宣布进入能源紧急状态。
坚持和新能源唱反调的老美,或将自己逼到无电可用的境地。
- 上一篇:没有人能拒绝五分臭的小狗
- 下一篇:文明上网我们共同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