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这家工厂, 我看到了智元机器人的诞生
- 2025-07-11 06:54:04
- 140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虎嗅拍摄
距离四川绵阳市中心9.5km的地方,矗立着大约20万平方米的工厂。这里是一家为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生产零部件的工厂,但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也正在成为工厂里的“工人”,但目前来看,他们还没有成为“主力”。
当天的室外温度为34度,尽管还没有达到40度的酷暑天气,但对于工厂里的工人来说,他们要忍受的不仅仅是温度,还有汽车原材料产生的难闻气味以及室内70分贝的噪音。走进工厂内部时,噪音程度是即使两个人面对面也要大声喊话才能听见的程度。在工厂里面的承重墙上还挂着“国际爱耳日”。富临精工的相关负责人对虎嗅说道,“人形机器人如果真的能替代我们的工人,这绝对是造福我们。”
来到这里之前,我本来期待着看到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工作的真实模样。然而,当我们穿过一个个生产线和实验室时,看到的大多数机器人却并不是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而是由海外生产的机械臂,还有一些甚至是已经运作了28年的“老机器人”。
这些“老机器人”一部分在做生产线上“搬运工”,一部分在完成加工工作。然而等到了更高精度的柔性智造环节,连人类操作都无法保证精度,这些则是需要由机械臂来完成。富临精工相关负责人向告诉我们,“我们所说的具身智能或人形机器人现在只能做最可控的标准化工作。”
在工厂里,真正在工作的人形机器人只有4名“员工”,他们都来自智元的A2-W轮式机器人。值得注意的是,与智元A2人形机器人不同的是,A2-W是专门用在工厂的轮式机器人。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告诉我们,“我们也试过让双足机器人A2拿物料,但他们的手会抖,而这种稳定性对工厂场景又至关重要。”
注:原视频,无加速处理
可以看到,在智元机器人A2-W整体转运料箱的过程中,考虑到稳定性等问题,机器人搬运速度并不快。现场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机器人因为设置了人员避障和人员绕障,前者是为了当有人靠近它时,为防止伤人,它会自动停止动作,后者则是当机器人识别到人时会自动绕过,只不过目前来说,考虑到安全性,用到更多的是人员避障。”
目前,在富临精工工厂里的4名机器人员工仅用于在固定范围内搬运物料,当机器人将物料搬到货架后,还需要工厂里的工人运输这些物料。而对于工厂里的更多场景应用,智元方面也向虎嗅透露,“目前正在谈柔性智造的场景,下半年会考虑应用”。
而对于本次在富临精工落地的工厂案例,并不只有智元机器人一方供应商,还有安努智能,一家由富临精工和智元机器人共同投资的合资公司。也就是说,这是由富临精工、安努智能和智元机器人三方共同完成的合作。其中,智元机器人所提供的是机器人本体和算法、模型等层面,而安努智能则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数据采集和专家模型部署。
对于智元A2-W机器人,安努智能方面向虎嗅透露,“目前市面上这样的人形机器人价格在40-80w区间,智元的A2-W也在这个区间。”
而就在近日,安努智能还刚完成一笔由A股OPE(户外动力设备)龙头上市公司格力博领投的数千万级种子轮融资。安努智能创始人兼CEO文宏杰告诉虎嗅,“虽然具身智能整个行业距离商业化还有一段路要走,但我们看好整个行业的前景。而且作为提供最后一公里的服务商而言,我们选择了具身智能行业里的最优秀的企业智元机器人。之所以选择它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智元有充足的现金流,另一个是智元有类似华为的生态运营能力。”
的确如此,放眼具身智能整个行业,像智元这样的企业并不多。就在7月8日晚,智元完成了资本市场的一个大动作——其通过拟收购A股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88585)63.62%的股份,成功碰到了科创板的边。上纬新财当晚发公告称,待本次股权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的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邓泰华。
此种操作实属罕见。对此,智元机器人方面对虎嗅解释道,“本次收购为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方式收购上市公司的控股权,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办法》中的重组上市。因此不能定义为借壳上市。”
另外,智元机器人方面还告诉虎嗅,“公司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做出重大改变或调整的明确计划,也暂无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含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重大重组明确计划。”
尽管这一系列操作并不意味着成功“借壳上市”,但相关行业人士对虎嗅分析道,“智元这次的操作既不是‘借壳’,也不是‘上市’。但你却不能说他没有上市的打算。”
以下为虎嗅等媒体对智元机器人和安努智能的对话实录,有删减:
Q:有观点说制造业本身追求极致的准确,但人形机器人的特点是通用和灵活,这两者你们怎么平衡?
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我们有不可能三角,即泛化性节拍、准确率和成功率。这三件事情对于人来说也是一样的。人各有专长。这三个指标是互相矛盾的。
具身智能最终我们想解决的就是这三个指标都很好,都很高。但内部可能还需要好多年。那第一步我们在工业场景中,不可能等到很多年后才能在工业场景落地。整个行业发展不会等所有都成熟后才出来,像自动驾驶一样。
所以第一步,我们首先要约束一下泛化性。就是我们今天不会告诉大家,我又能搬箱子,又能组装,又能分解。所以我们先聚焦做料箱转运。因为这个场景如果能做好,这个市场容量已经足够大,已经足够能给客户带来很大价值了。所以我们约束了泛化,聚焦一个场景。
Q:我们在现场看到的A2-W是轮式机器人,但现场讲解的是人形的双足机器人。他们形态上有差异,你们是如何决定机器人形态的?哪种更适合工厂这个场景?
王闯:在工厂场景本身,很多硬件和环境是基于人的形态来设计的,比如设备高度,料架高度,托盘高度等等。所以自然地,机器人也要尽量兼容这个环境,而不是花多余成本改造现场的场景和环境。
你们在展厅看到的机器人A2也能搬运物料,但它效率就很低,它走路肯定没有轮子走的快。其次是我们用它搬料箱的时候,它会晃,走路会抖。但有些料箱是不允许你这样晃。
所以最后发现轮式明显更适合工业场景。他走路很平稳,而且工厂里面大多数是平地。即使有一些坎儿,我们设计的也有越障能力。所以我们倾向于用轮式,客户也认可这个方式,效率更高,更平稳。
Q:智元机器人在安努智能的运营中,主要承担了哪些职责?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动作?
安努智能创始人兼CEO文宏杰:具身智能行业可以简单分成本体、算法、数据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需要非常优秀的团队,目前智元主要聚焦在本体和算法方向提供最好的基础本体和模型算法,而安努则聚焦在真实场景的作业数据采集方向,通过数据反向定义和优化算法及本体,从而在智元和安努之间形成数据飞轮。安努是智元在数据和场景方向的核心生态伙伴,我们在最后100米的场景二次开发、数据采集和市场拓展中有着密切的合作。比如安努的二次开发模型也可以进入智元的原子技能库实现技能泛化,智元也会把合适的市场客户交给安努进行二次开发。
Q:安努智能的生态打法与智元机器人的生态打法有何联系与区别?智元机器人在安努智能的生态构建中起到了怎样的引导作用?
文宏杰:安努智能的生态打法和智元机器人的生态打法既有关联性也有差异性。智元与安努的生态伙伴关系类似于华为生态里的软通动力、神州数码这类解决方案公司,小米生态里做生产线部署的智云股份,做机器人集成的弘信电子等。智元机器人致力于搭建从本体到算法的全栈技术站,赋能伙伴基座模型,而安努智能则致力于真实场景的实时作业数据采集和机器人工程化部署经验模型化,通过数据来反向定义和优化算法和本体,通过工程化模型提升部署效率,缩短部署时间。
Q:目前安努智能的业务开展情况是否符合智元机器人的预期?未来智元机器人对安努智能的发展有哪些规划和期望?
文宏杰:目前安努智能的业务开展对智元来说是非常具有战略价值的。从场景上看,安努不仅拥有富临精工这样的汽零龙头场景产业方,还进入了全球头部芯片厂商供应商,与国内龙头3C厂商、头部汽车主机厂也在开展紧密业务验证,从团队看,安努的技术团队均拥有10年以上自动驾驶软硬件及算法开发经验,从发展看,安努的新一轮融资还引入了在北美市场处于领先位置的消费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正在为北美市场设计具身算法产品。所以,从场景到团队、从数据到算法、从国内大厂到海外渠道,安努都已经形成了自己领先独立的发展路径。智元都非常看好安努未来的发展,智元的商业伙伴计划将对安努这样拥有核心优势的生态伙伴提供从基金投资、技术共享到市场协同全面的陪跑计划,帮助更多像安努这样的伙伴快速成长为细分领域的小巨人。
- 上一篇:麻花特开心
- 下一篇:泰方回应军官在国防部宴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