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险红利实现率“冷热不均” 投资者需警惕盲目跟风
- 2025-07-26 15:45:21
- 980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何奎)保险公司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整体出现明显回暖。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2日,已经有数百款分红险产品公布了2024年红利实现率情况,多家险企多款产品红利实现率超过100%。不过,分红险红利实现率依旧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有产品实现率超过200%,也有产品实现率低于50%。
在业内人士看来,分红险红利实现率仅是评价产品分红水平的指标之一,红利实现率的短期高低并不代表产品和长期分红水平和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能力,投资者切勿因过于追捧红利实现率而盲目购买产品,应该多关注保险公司长期投资收益率、经营质量、产品演示利率等情况。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整体改善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是衡量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分红与演示预期之间匹配程度的指标,计算方式为分红期间实际派发的红利金额除以销售利益演示红利。红利实现率等于100%,意味着实际分红与演示预期完全一致,大于100%意味着实际分红高于演示红利,低于100%则与之相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22日,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阳光人寿、恒安标准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披露了数百款分红险2024年的红利实现率情况,其中红利实现率不低于100%的产品约百款,大多数产品红利实现率同比上升。
具体来看,阳光人寿有16款产品红利实现率超过100%,2023年仅有两只产品红利实现率等于100%,情况大幅改善;平安人寿在2024年9月以后生效的保单中,有12款产品红利实现率超过100%;新华保险有7款产品红利实现率超10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告诉记者,2024年保险公司分红险红利实现率回暖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收益率上升,因此险企能够派发更高的红利。更重要的是,自2024年10月起,保险公司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下调为2.0%,演示利率随之下调,产品分红更容易达到演示情况,在同样的投资收益率情况下,红利实现率也就更高。
理性看待红利实现率的高与低
在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整体改善背景下,保险公司不同产品红利实现率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据记者统计,恒安标准人寿等险企部分产品红利实现率超200%;同时,恒安标准人寿、阳光人寿等险企部分产品红利实现率低于50%。此外,华汇人寿分红型产品2024年度不进行红利分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分红险红利实现率仅是评价分红险产品分红水平的指标之一,保险公司未来分红水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投资者在购买分红险产品的过程中需要保持理性,切勿因过于追捧短期红利实现率而盲目购买产品。
“投资者需要避免两个误区:一是红利实现率高不等于分红水平高;二是红利实现率高不等于未来分红承诺。”首都经贸大学农村保险研究所副所长李文中说,如果保险公司当初演示的分红水平比较低,红利实现率就容易突破100%,但是实际分红水平仍然可能比较低。此外,红利实现率是历史数据,未来分红需要依据保险公司实际经营成果。
投资者在购买分红险时需要关注哪些方面?龙格认为,投资者应关注实际的长期客户收益率(如IRR),而非仅看短期实现率;选择演示利率合理的新产品,并重视长期收益。
在李文中看来,保险营销员做好分红险产品销售,应当避免将分红险与银行存款等金融产品作不适当的对比,造成对投资者的误导;同时,用红利实现率进行宣传时,需要对红利实现率详细解释,特别提醒投资者高红利实现率并不代表高收益率。
分红险分红水平被加强监管
近年来,为防范利差损风险,保险公司大力发展以分红险为代表的浮动收益型保险产品,分红险产品的销售占比逐渐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部分险企用不合理的高红利实现率吸引投资者的乱象。
为防止行业“内卷式”竞争,金融监管总局人身保险监管司今年6月向人身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下称《意见函》),要求保险公司不得偏离账户的资产负债和投资收益实际情况,随意抬高分红水平搞“内卷式”竞争,扰乱人身保险市场秩序。监管部门从拟分红水平对应的投资收益率、分红保险账户特别储备、公司监管评级等方面,要求各保险公司应当科学规范确定分红保险账户分红水平。
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葛玉翔认为,《意见函》的整体定调思路以谨慎为主,主要体现了监管对持续低利率环境下“防内卷”式竞争的态度。
“我们认为具有较高分红保险账户平均投资收益率记录、高监管评级的头部公司,未来有望通过合理较高的红利实现率提高分红产品销售竞争力。”葛玉翔说。
- 上一篇:中美经贸磋商原则上达成框架协议
- 下一篇:黄晓明岁身材管理